字體大小:A+

梵蒂岡舉行保護兒童會議 探討教會的「責任」、「問責性」和「透明度」


【號角報】梵蒂岡舉行保護兒童會議 探討教會的「責任」、「問責性」和「透明度」


(綜合報道)「在教會內保護兒童會議」上週四至日(2月21日至24日)於梵蒂岡召開,共190位來自全球的主教齊集會議,一起就保護兒童、培育神職人員等議題上作深入探討及交流。

會議中的首三天,各地主教們均聆聽多位侵犯受害人(當中包括遭侵犯的神職人員)的見證,以及多位不同範疇的專家的講話;最後一天(24日)則以主日彌撒結束。三天的討論中亦圍繞着不同的主題,分別是「責任」、「問責性」、「透明度」。


責任

首天的會議主要圍繞討論主教的責任,各主教首先聆聽預先錄製來自五位來自各地性侵受害者的見證,他們表示,對於有機會被聆聽深表感謝,也感謝教宗的支持和援助。其中一位來自南美洲的受害者稱,作為教友便將所發生的事告訴教會,惟被認為撒謊。故此,他認為首先需要治癒受害者,相信他們並陪伴他們,隨後與司法合作。

另一名來自東歐的神父則表示,自己受到另一位神父的侵犯,多人來無人相信自己之餘,亦不被人瞭解,內心深受創傷。他認為教會需要學習聆聽,並呼籲教會需要聆聽和受害者深處的傷痛。

隨後分別先由菲律賓馬尼拉教區總主教塔格萊(Luis Antonio Tagle)樞機和波哥大總主教薩拉薩爾(Jesús Rubén Salazar Gómez)樞機先後作了報告。塔格萊樞機表示,牧者需要在受傷者身上認出耶穌的創傷,而了解及醫治他們的創傷更是牧人的核心職責。他指出,所有性侵犯罪行,不僅令受害者,也使他們的家庭、聖職人員、教會、更廣義的社會,以及侵犯者本人和主教,都一同受到了傷害。

而薩拉薩爾樞機同樣闡述了作為主教的責任,並強調主教絕非孤軍作戰,並需要按同樣的標準行事,在決策過程中互相支持,但最重要的是與民政當局一起解決危機。他又指出,很多主教往往不懂得如何迅速而果斷地處理,故教會向各牧者提供一份標準的文件:「歷任教宗與聖座各部會已經指示了應走的道路,向主教們提供一份符合《主教牧職指南》的《行事準則》,闡明在這個危機中主教該有的作為。」

 

問責性

第二天的主題主要是「問責性」,先由印度孟買總主教的格拉西亞斯(Oswald Gracias)樞機作演說,強調集體意識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我們每個人都對整個教會負責。我們要有責任感,我們要一同承擔責任。」他又指出,為實現目標,要先意識到天主子民的多樣性和普遍性,以及基督羊群的合一。

此外,樞機亦提到,眾多性侵犯的罪行,揭露了一個相互關聯的複雜網絡,當中的因素包括精神病學、有罪的倫理抉擇、導致侵犯發生的社會環境,以及在體制上和牧靈層面不恰當、或缺乏回應等等。而且,這些挑戰在教會的歷史中一直存在,但最重要的是教會需要集體意識,並以謙遜和開放的態度解決問題。

當天亦邀請到美國芝加哥總主教庫皮敕(Blase J. Cupich)樞機發言,以「眾議精神:共同的責任」為主題,反思如何在現時狀況下行使會議所強調的集體責任。他首先呼籲整個教會的男女走皈依的道路,並在每個大洲推行教會的皈依文化,同時指出教會需要一種法律和制度結構上的改革,又指出了在體制和法律結構上實現問責制的框架,分別是「確定主教作調查的準則」、「舉報機制」和「具體的流程步驟」。

庫皮敕樞機最後指出,正如《保護聖事的神聖性》手諭和《如同一位慈母》手諭中所表明的那樣,主教或修會長上因「重大理由」當被撤銷職務,我們對這種情況仍有待確定明確的流程。他敦促主教們採取行動,制定有關主教問責制強有力的法律和結構,為教會針對性侵施行的紀律制度注入新精神。

當天第三位發言人則邀請了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副秘長吉索尼(Linda Ghisoni)女士發表講話。她首先指出,問責的起點是對侵犯的認識,以及侵犯的程度。然而,問責也包括針對已作出的決策進行探討,「評估並匯報」教會領袖的決策。教會內的問責不是社會學的規範,而是神學上的「共融」概念。

此外,她又就教會內的問責提出具體建議,例如:制定全國問責程序,成立獨立委員會,以便於主教提出反饋;設置中央辦公室,為各機構提供符合教會精神的適當培訓;檢討有關教會事務的保密法規。關於最後一點,吉索尼女士堅持,更大的透明度與透明的權利務必取得平衡。

 

透明度

會議第三天的主題為「透明度」。耶穌聖嬰會總會長、尼日利亞籍的歐佩尼博(Veronica Openibo)修女率先發言,提出「教會的使命乃向世界開放」,指出聖職人員性侵的危機使教會失去了信譽,而透明度更應成為耶穌基督門徒履行使命的特徵。

修女亦提出一點,今天的教會需要思考「如何更直接、透明及勇敢地面對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問題」,並作出反省及改善,因為「不能再因為害怕犯錯而隱暪類似的事件」。她又建議,建立更實際和有效的流程,透過小組形式及與受害者進行面對面、透明和坦率的交談,並細心聆聽受害者的心聲,在心理及靈性方面幫助他們。

另一位講者是來自德國的萊因哈德.馬克思(Reinhard Marx)樞機,指出信徒方面如何活出透明度。他認為透明包括行動、決定、過程和程序等一系列因素,更強調「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兩者的關係密不可分。

樞機又表示,教會行政管理的完善運作,是打擊侵犯兒童行為的重要因素。然而,他警告,當管理者忘記自己的服務角色時,其行政權力也可能被誤用和濫用:「事實上,對兒童和青少年的性侵,主要是由於管理過程中的權力濫用。」

他又建議,明確定義「宗座保密規則」和機密的目標和限度,使教會不會被質疑有所隱暪,並為教會訴訟制定透明的法規和程序,且必須通過公布案件的數量及其詳情,讓事實公之於眾。而司法訴訟亦應被公布,否則對司法訴訟是否正常進行的懷疑只會損害教會的聲譽和職責。

會議最後一位講者是一位資深公教女記者。這位來自墨西哥的公教記者阿拉斯拉基(Valentina Alazraki)自1974年起報道教宗的活動,共經歷三位教宗。他鼓勵在場主教們在傳播方面投資,主動提供侵犯等案件的消息,切莫被動消極,運用社會傳播,並與傳媒合作,以行動讓教會更為透明。

阿拉斯拉基女士邀請主教與記者結為盟友,而非敵視他們。「記者將協助主教揪出爛蘋果、克服阻力,以便於把爛蘋果跟好蘋果區分開來。記者的使命在於堅持並維護那提供真相的權利,以伸張正義」。

事實上,消息的不完整是另一種形式的侵犯,會引發更嚴重的醜聞。阿拉斯拉基女士說:「提供消息是基本義務,因為你若不這麼做,就會自動成為加害者的共犯。」再者,教會應當主動提供消息,而非被動地回應。在社交網絡的時代,「秘密很難藏得住」,因此,「教會只剩下一條路,也就是:關注問責和透明度, 兩者相輔相成」。

阿拉斯拉基女士最後祝願在座的各位主教「回家後別躲避記者,卻要尋求他們的協助;別再把記者看作惡狼,卻要借助他們的力量,打擊真正的狼」。

 

教宗:現在是共同努力根除禍患的時刻

教宗方濟各在會議結束後發表一份公開聲明,稱教會現「面臨着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幾乎無處不在,並影響到每個人。」他又在聲明中,提出共八個實際方向,當中包括「保護兒童」、「無懈可繫的嚴謹」、「真正的淨化」、「提升培育工作」、「加強和檢驗主教團的指導方針」、「與受害者同行」、「關注數字世界」和「打擊性旅遊」,又強調將這種邪惡變成淨化的機會。

他又強調應在所有相關的價值中找到正確的平衡點,為教會提供統一的準則,避免「正義主義」和「自我防禦」的兩個極端。前者為過去的錯誤感到内疚和受到媒體的壓力,後者不去面對這嚴重罪行的原因和後果。

教宗特別重申了他的承諾,稱教會將不遺餘力地採取一切必要的行動,將任何犯下此類罪行的人繩之以法。教會將永遠不尋求以緘默或不認真的態度對待兒童遭性侵的所有個案。


天主教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下右三)亦有赴梵蒂岡出席是次會議


李主教參與會議:一宗案件也不能容許

天主教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亦有參與是次會議。李主教週四(28日)接受本報訪問時,強調保護兒童是教會不能推卸的責任:「連一宗案件也不能容許。」他又突出兩個重點:「保護未成年人」和「徹底根除暴力與侵犯罪行」。

李主教提到有關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調查結果,同時引用教宗方濟各講話中所提出的統計數據,指出不少案件都來自不同的環境,當中大部份亦包括家庭暴力。李主教又引用教宗及會議的話,鼓勵受害人勇於向教會當局舉報有關遭受性侵的案件。而現時在澳門教區內,暫未接獲任何有關案件。

談到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李主教回應指出,教區自2017年起已著手聯同多位法律專家,就澳門社會現有的法律與條例,草擬具體及合適本地的牧民指引,當中包括受害者如何向教會當局提出上訴,以及教育兒童如何保護自己等預防措施,期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推出及公布更多細節。

此外,李主教又透露,計劃在兩週後集合教區內的神職人員及修道人,分享是次會議的成果與得著,並計劃待整理有關文件與重點後,向信友傳遞有關訊息,以懂得如何面對類似事件。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