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A+

2022年李斌生主教復活節文告


死而復生.失而復得


各位親愛的兄弟姊妹:

阿肋路亞!

復活的主耶穌基督親自摧毀了罪惡、痛苦與死亡。祂是生命的主人,祂將人類從死亡中解救出來。祂圓滿實現了整個救贖工程,彰顯了天主的德能及恩寵。

全球疫症肆虐,目前尚未完全消退。世界在這個充滿挑戰的轉捩點之上,當我們慶賀耶穌基督的聖死和光榮的復活之時,讓我們也藉此時刻,反思上主給我們的這份寶貴生命,在我們人生旅途上的意義。

我們的社會與新冠病毒之間曠日持久的戰鬥已經持續了超過兩年。慢慢地,未來的不確定性加劇了社會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的無力感。最近,我和社福界工作者的一次聚會中,感受到大家對社會發展前景的不安,基層市民對生計的擔憂。天主教會也因此不斷加強社會服務和心理咨詢等工作以面對可能增加的潛在需求。

我們社會需要被治癒,要與我們的世界修和,與我們的鄰人修和,靠的就是復活主耶穌所教導的方式來修好彼此之間的關係。教宗方濟各在逢星期三的公開接見提醒我們,在基督宗教傳統中,信、望、愛德並不僅僅是情感或態度,而是藉聖神的恩寵傾注在我們身上的德行(1):是使我們獲得醫治,使我們成為醫治者,給我們開拓新視野的恩寵,即使我們正經歷著這個時代的驚濤駭浪(2)。

信德教導我們要維護人性的尊嚴,在疫情下要關心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對於那些不幸患病的,更要讓他們保持尊嚴,不要視他們為物件,不可以隨意丟棄。物化會使我們盲目,助長個人主義和激進的即棄文化,使人淪為消費品(3)。

望德教導我們在充滿不確定性和極度痛苦的時刻,也不要對未來,特別是對神國的追求失去希望。在公共地方佩戴口罩是為了公共衛生的公民責任。但請不要忘記,真正的危機是我們不可以讓公共衛生的「隔離」演變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教宗一再強調:「我們是按天主的肖像和模樣受造的,為此我們是具社會性、創造性和團結性的存有,我們有著一份去愛的巨大能力。我們在團結中才能開始蓬勃發展,就如我們在聖人的經歷中看到的那樣。」(4)

愛德要我們優先關愛窮人,關懷那些被社會不公義,機會不平等,邊緣化和弱勢群體缺乏保護的人們(5)。那些因為已經失業和害怕失業的基層市民;那些因為疫情被迫異地分隔的勞工;那些害怕失業和失去正常生意往來的企業家們,為了生計都在不斷的掙扎。愛德教我們不要忘記身為基督徒所擁有的溫柔。因為「溫柔是耶穌臨在的標記,為與人同行而走近他人,為醫治、幫助,為他人犧牲自己。」(6)

我邀請大家繼續為社會的安寧及平安祈禱,除了疫情以外,特別依靠聖母無玷聖心的轉禱,為最近烏俄兩國在戰爭中受苦難的難民,為平息戰爭,為國際社會和兩國政府之間的安寧祈禱。天主的國的願景是:「讓每個人都得溫飽,讓社會組織以溫柔的態度,建基於貢獻、分享和分配;而不是要擁有、排斥和囤積。因為在人生盡頭時,我們不會帶著任何東西走進另一個生命。」(7)我們不能只為獨善其身,人的心靈才是我們需要守護的核心價值。正如耶穌在蕩子的比喻中說:「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我們應當歡宴喜樂!」(8)內心的真正皈依,才是我們眾人,整教會與這個世界各地的人民一起行修和之路的真正開始。

 +李斌生主教

天主教澳門教區

 

參考:

1. 《天主教教理》,1812,1813

2. 教宗方濟各星期三之公開接見,2020年8月5日

3. 《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53;《願祢受讚頌》通諭,22

4. 教宗方濟各星期三之公開接見,2020年8月26日

5. 同上,2020年8月19日

6. 同上,2020年9月30日

7. 同上,2020年9月30日

8. 路加福音 15:32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