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A+

教宗接見宗座生命科學院:技術為人服務,虛擬不能取代真實


11.jpeg

(梵蒂岡新聞網)宗座生命科學院於2023年2月20日至21日舉行的大會,主題為“匯集於人:為共同利益而興起的技術”。開幕當天,與會者在樞密會議廳(Sala del Concistoro)拜會教宗方濟各。教宗談及三大挑戰和一項艱巨的任務,這些挑戰包括技術世界中人類生活條件的變化、新技術對定義“人”和“關係”的影響,以及“良知”的概念及其後果。

快速和相互依存
技術手段的快速發展使人與“共同家園”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更加緊密和明顯,為此,教宗方濟各敦促我們“對變革的速度和變化之間的相互作用保持警惕”。

教宗說:“乾預的力度和速度在環境和人類生活條件方面產生重大變化,它的影響和發展並不總是清晰和可預測的。各種危機都在證明這一點,從大流行到能源危機,從氣候危機到移民危機,其後果相互影響,相互放大。一个健全的技术发展不能不考慮這些複雜的相互關係。”

人、良知、身體和文化
新技術對人和關係的定義也有重大影響。教宗指出,“人類經驗的技術形式每天都變得越來越普遍:在區別‘自然’和‘人工’、‘生物’和‘技術’的時候,辨別什麼是人為、什麼是技術的標準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迫切需要“認真反思人的價值”:

“我們尤其要果断地強調,個人良知作為一種關係性經驗,既不能忽視肉體也不能忽視文化的重要性。換句話說,在關係網絡中,無論是主觀層面還是團體層面,技術不能取代人的接觸,虛擬不能取代真實,社交媒體也不能取代社會環境。”

團體和共同利益
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人與團體的關係具有越來越複雜的倫理意義。教宗方濟各特別想到了健康領域,“信息的質量和對個人的醫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現有數據的收集和研究”。

教宗说:“在這方面,我们必須處理好個人數據的保密與為所有人的利益分享數據的關係。事實上,如果要求用社會現有的最好資源和技能來治療,而不為這些資源和技能做出貢獻,那是自私的。”

尊重個別文化
教宗還呼籲尊重個別文化,特別是在技術觀點將自己強加為一種普遍和同質的語言和文化的時候。相反地,我們應致力於“確保每個人都能以其特有的風格成長,發揮自己的能力,從自己文化的價值中進行創新”。

人性幅度
教宗方濟各認為,重要的是鼓勵具有人性幅度的知識,因為“我們所賦予的知識類型本身就是具有道德意義的”。因此,“僅僅從個別要素的特徵來解釋某些現象,是過於簡單化的作法”。

教宗說:“例如,在提到增強某個受試者生物學功能的技術時,如果一個人忘記人體指的是人的整體利益,那麼所謂的‘增強’人就是自相矛盾的说法,因此,增強不能單單針對某個生物機體。在這個領域的錯誤做法,實際上最終將導致對人的‘壓制’而非‘增強’。”

神學與宗教間對話
神學“可以促進新人文主義的定義,鼓勵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傾聽與理解”。與此同時,教宗方濟各敦促宗座生命科學院繼續探索“各大宗教傳統之間的對話及其世俗智慧所來帶的貢獻”。教宗最後表示,“你們的任務是巨大的”,但“熱愛生命的主不會拋棄我們”。

鏈接網址: www.vaticannews.cn




回最頂